11.2 财务报告与分析

1.1概述
规定了XX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及其下属公司(下属公司是指XX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参股或控股)或托管或由上海XX有限公司托管的公司)财务报告分析过程,旨在明确财务报表的内容、填报方式、报送时间,规范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与管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编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及其下属公司。
1.3相关制度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1.4职责分工
财务部:负责制定会计政策及财务报告编制方案;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进行资产清查、减值测试和核实债务,负责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负责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
财务负责人:负责对公司会计政策的审批及财务报告的审核。
审核委员会:安排并督促外部审计师开展审计工作,与审计师沟通调整财务报表。
董事会:负责对财务报表的最后审批,负责财务报表的对外披露工作。
1.5流程图
1.6控制目标
序号 《内控手册》唯一具体控制目标编号 控制目标 目标类别
1 11.2-CT1 确保制定合理财务报表编制方案与流程 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2 11.2-CT2 确保按照财务报表编制方案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工作 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3 11.2-CT3 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真实可靠 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4 11.2-CT4 确保财务报表妥善保管 经营效率目标
5 11.2-CT5 确保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分析 经营效率目标
1.7控制矩阵
风险编号 风险描述 对应控制目标编号 关键控制措施编号 关键控制措施 不相容职务 控制活动类型 对应制度 控制痕迹 会计报表认定 会计报表项目
1存在和发生/真实性;2完整性;3权利与义务;4估价或分摊;5表达和披露
1 2 3 4 5
11.2-R1 未明确财务报表编制方案,包括财务报告编制方法、会计政策调整与原则、财务报告编制流程、责任与分工、编报时间安排等,导致财务报表编制不合理,影响财务报告的完整性,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1 11.2-CA1 财务报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进行编制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财务报告部署通知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1 11.2-CA2 财务部事前部署报告编制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责任人等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财务报告部署通知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1 11.2-CA3 明确公司及下属单位各类财务报告报送的时间及要求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与事务所沟通记录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2 结账程序不明确,操作不规范,导致财务报表不符合实际情况,影响公司财务报告准确性 11.2-CT1 11.2-CA4 明确财务报告编制前的结账的流程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1 11.2-CA5 财会人员严格按照结账流程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各项工作。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1 11.2-CA6 对于需要调整的项目,需取得和保留审批文件,以保证调整有据可依 申请/
审批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调账申请表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1 11.2-CA7 公司须在当期所有交易或事项处理完毕并经财务经理审核签字确认后,实施关账和结账操作 经办/
审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月结检查表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3 账务处理不规范,难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导致财务报表不能符合规范要求,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2 11.2-CA8 公司使用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并通过信息系统对账务处理的控制措施进行自动控制,表现如下:1)每月的全部会计记录均输入财务系统生成电子凭证,凭证全部由系统自动连续编号保证完整性;2)系统自动校验凭证的借贷平衡,且如不平衡凭证无法保存,以确保凭证录入正确;3)自动控制系统要限制凭证的编制人与审核人不能为同一人,以确保职责分离。已过账的凭证不可删除和修改,以避免未经授权的凭证更改、删除;4)财务信息系统限制若结账时存在尚未完成的期末事项,无法结账,以确保所有凭证均转入当期报告;5)财务信息系统自动限制期末结账后不能再进行该期间的账务处理工作,且已结账月份的数据不可随意更改调整,以确保经济业务记录在恰当的会计期间;6)关键的系统权限被适当赋予指定人员对 预防型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财务系统设置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2 11.2-CA9 于财务信息系统的控制措施设计有效性以及执行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或审计 发现型 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定期审计报告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4 未对以前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指出的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及正常生产经营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导致以前年度发生的问题重复出现,影响公司经营效率目标 11.2-CT2 11.2-CA10 公司财务部需对以前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指出的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及正常生产经营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查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报财务经理及分管领导审批 经办/
审批 预防型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财务分析报告;领导审核意见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5 未及时上报会计事项变化情况,包括以前年度审计调整以及相关事项对当期情况的影响、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新增业务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对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其他新发生的事项,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2 11.2-CA11 各公司会计核算按照公司统一的会计政策的要求进行,如境外公司遇到确实无法保持一致的情况,要按照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对于新增需要专业判断的重大会计事项,公司统一的会计政策尚未作相关规定的,各公司不得自行处理,需将业务情况和处理方案的说明上报集团财务部审核,集团财务部结合咨询外部中介机构的专业意见,制定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履行审批程序后下达各公司执行 经办/
审批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领导审核意见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6 财务部对于需要专业判断的重大会计事项未制定合理合法的会计核算办法并经财务主管及相关领导审核,导致会计核算不准确,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12 对于新增需要专业判断的重大会计事项,公司统一的会计政策尚未作相关规定的,各公司不得自行处理,需将业务情况和处理方案的说明上报集团财务部审核,集团财务部结合咨询外部中介机构的专业意见,制定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履行审批程序后下达各公司执行 经办/
审批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领导审批意见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7 重大影响交易披露不规范、不合理,可能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和未按规定及时披露而导致损失,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13 建立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监管部门重大事项披露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预防型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 各会计科目
11.2-R8 财务报告编制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可能导致结账前未能及时发现会计差错,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2 11.2-CA14 明确财务报告编制的计划和职责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2 11.2-CA15 财务部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必须全面清查核实账目,并报相应人员审核 经办/
审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审批单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9 在未确认公司各项经济业务(包括对账、调账、差错更正等业务)是否已经处理完毕的情况下编制财务报告,导致编报信息不完整,影响财务报告的完整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2 11.2-CA16 在编制财务报告前,除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外,还需完成下列工作:1)依照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2)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3)检查各项交易、事项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4)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本期相关项目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0 财务报告中未披露影响公司重大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情况的事项,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17 财务部对所有在会计年度内发生的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重大事项,包括公司重大投融资事项、资产重组、并购、相关或有事项及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生产的事项等,必须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1 财务报告编制未经适当审核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会产生重大差错或舞弊行为而使企业遭受损失,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2 11.2-CA18 月度财务报告,经财务负责人审核、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审批后,报送相关人员;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报告经财务负责人审核、法定代表人审批,提交董事会审议后方可对外提供 编制/
审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公司财务报告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2 财务报表编制完成后未经财务主管及相关领导审核,导致财务报表数据不准确,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2 11.2-CA18 月度财务报告,经财务负责人审核、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审批后,报送相关人员;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报告经财务负责人审核、法定代表人审批,提交董事会审议后方可对外提供 编制/
审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公司财务报告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3 公司财务管理部未对各下属单位上报的财务报告进行合理复核,不能确保各下属单位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19 财务部指定人员对各下属单位按期上报的财务报告进行汇总和合并层面的分析性复核,以确保各下属单位的总体合理性。对各下属单位的报告有异议的,要求提供分析及说明 编制/
复核 发现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报告分析性复核记录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4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未关注准确性、合理性,导致财务报表不够准确,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2 11.2-CA20 明确公司合并报表的范围。公司收集全部被投资公司名单,根据控制条件,进行专业判断筛选满足合并范围条件的子公司,将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最新名单和子公司增减变动的原因说明经财务负责人审批后,纳入合并范围 经办/
审批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2 11.2-CA21 明确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岗位职责以及编制流程 编制/
复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5 合并报表编制范围更改的审议工作不规范,可能导致会计处理不当,使企业受到重大影响,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22 公司收集全部被投资公司名单,根据控制条件,进行专业判断筛选满足合并范围条件的子公司,将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最新名单和子公司增减变动的原因说明经财务负责人审批后,纳入合并范围 经办/
审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合并报表编制范围更改申请报告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6 合并报表编制披露不规范、不合理,可能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或未按规定及时披露而导致损失,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23 明确合并报表范围以及合并报表的内容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领导审批记录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3 11.2-CA24 建立合并报表编制流程并严格执行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3 11.2-CA25 公司指定专人对合并报表编制进行复核 编制/
复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7 未以经过核对确认的各下属单位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导致合并财务报表基数不准确,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26 各公司上报的财务报表须经本公司财务负责人以及集团财务部审核通过后,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编制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上报的财务报告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8 未对经授权批准的合并抵销分录与实际录入的合并抵销分录进行核对并生成合并工作底稿,且核对与录入工作由同一会计人员完成,影响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27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人员核对公司与合并报表单位的内部交易事项和金额,编制内部交易及内部交易往来表,发现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内部交易往来表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3 11.2-CA28 公司财务经理审核内部交易表及内部往来表 编制/
审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财务经理审核意见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3 11.2-CA29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人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公司财务制度》以及编制财务报告的有关规定编制合并抵销分录,报公司财务经理审核确认 编制/
确认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抵消分录确认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3 11.2-CA30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人员按核准的合并抵销分录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并形成合并财务报表初稿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合并财务报表初稿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CT3 11.2-CA31 合并财务报表初稿经公司财务经理审核后,方可出具正式报表 编制/
审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19 财务报表附注编制不规范,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32 财务部人员负责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附注,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进行说明 编制/
审核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财务报告 √ 各会计科目
11.2-R20 年度财务报告审计调整未经过充分讨论及确认,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目标 11.2-CT3 11.2-CA33 对于涉及计算的调整事项,应加以准确核实,保证计算依据客观,计算过程准确,计算结果真实;对于各项调整涉及的有关事实(特别是各项减值准备、预计负债等),要逐一核实,对于因事实不清而产生的判断差异,需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并与外部审计师进行充分沟通。审计调整事项必须报财务负责人审批 预防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审计调整事项确认函 √ √ √ √ √ 各会计科目
11.2-R21 年度财务报表未及时交付档案室保管,造成重要财务资料遗失,影响财务分析及财务审计工作,影响公司经营效率目标 11.2-CT4 11.2-CA34 明确财务报表归档时间、归档类别等级以及保管期限 预防型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11.2-R22 财务报告未有效利用,导致公司无法及时分析经营管理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影响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11.2-CT5 11.2-CA35 公司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可以使用各项财务指标来反映公司目前的盈利水平、偿债能力和资产规模等现状。
财务分析报告结果要及时传递给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级,充分 发挥财务报告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发现型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财务分析报告